勐库十三先生 | 家书只抵万金,归客直抵人心-网茶会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

勐库十三先生 | 家书只抵万金,归客直抵人心

2023-02-18 22:24 70

“家书”并不是个陌生的词汇,从古至今。


一封家书,见字如面,报近况,传平安,送祝福,在“从前慢,一生只够爱一个人”的日子里,一封家书,系着多少人的期盼和念想,你永远不知道一封家书对一个等待的人意味着什么。


读过近现代一位诗人的诗,他曾这样写过:


一封家书, 一头系着, 为了生存, 远走他乡的孩子。 一头拴住, 絮絮叨叨, 老母亲的心。


很传神,很感人,其实一封家书不啻如此,不仅仅对母亲,在古代,对于独守空闺的思妇,家书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期盼。


有这样痴情的女子,等一封家书等到“肠子都断了”,正如温庭筠笔下的“过尽千帆皆不是,余晖脉脉水悠悠,肠断白苹洲”,


这句词翻译过来就是“我等的船还不来,我等的人海不明白,寂寞默默沉默沉入海 ,未来不再我还在”,有几分“伤心太平洋”的意思,当然这有些夸大其词了,不过李清照等家书等的愁眉苦脸到所言不虚:“云中谁寄锦书来,雁字回时,月满西楼”。


看到“圆圆的月亮”,就想起团聚的日子,看到“云中飞来的大雁”,就想着远方的他会不会通过鸿雁传书捎来他的讯息。

这样的等待,这样的深情,光是看看都会让人心生怜意,不忍猝读。


当然,远方的游子大都会体谅到这份思念和深情,就算是身边没有纸笔,也会让回家的人传个只言片语保平安的,譬如岑参:马上相逢无纸笔,凭君传语报平安。


所以,“家书”本身就包含了一份厚重的情感在里面,它像夜空中最亮的星,惊艳了时光;它像冬日里的太阳,温暖了岁月。

2

这份厚重的情感有多重?


这真的很难去“量化”,就算是诗圣杜甫,也只有“家书抵万金”寥寥数字,在富家子弟眼中,这“万金”或许不过九牛一毛,而其实对杜甫而言,这已经很重了,要知道他可是“朝扣富儿门,暮随肥马尘; 残羹与冷炙,到处潜悲辛”的。


如果真的要感受这份重量,不如去问问家中的父母,因为从古至今,任桑田变换,家书的样子和形式变了又变,从鸿雁传书变成了邮件,从邮件变成了电话,从电话变成了微信,从微信变成了视屏,但这份情的重量从未变过,而我也真真切切的感受过。


我永远也没法忘记大二寒假的一年,从大山走出的我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分担一下家庭的负担,便在学校周围找了一份寒假工,还记得腊月二十九那天晚上,我打电话告诉远在千里之外的母亲不回家、保平安等等,电话的最后几度哽咽到说不出话,最后竟然在电话的两头哭成了泪人。


来年暑假我回了老家,妈妈跑出村外好几里地迎接我,见到我立马抱住了我,然后狠狠在我后背锤了两圈,我偷偷看到母亲眼里噙不住的泪水,第一次明白什么叫做“意恐迟迟归”。

3

离别时有多不舍,归来便有多开心。


我们中学的时候读过一篇文章叫《木兰辞》,花木兰回乡的时候,有过这样一段对木兰家人的描写:


爷娘闻女来,出郭相扶将;阿姊闻妹来,当户理红妆;小弟闻姊来,磨刀霍霍向猪羊。


这种开心,是一封家书远远抵不过的,就算是一封家书,内容里也时长是“早些归来”的词语吧,譬如明朝有位诗人叫袁凯,写过一首诗叫《京师得家书》:


“江水三千里,家书十五行。行行无别语,只道早还乡。”


什么意思呢?说他收到一封来自千里之外的家书,一封书信上只有十五行字,都是催促他早点回家的。


有时候,一封家书,一个短信,一通电话,是捎不去祝福的,因为只有人到了,牵挂才落地,人到了,才会满心欢喜,人到了,幸福也就到了。


家书只抵万金,归客却直抵人心!

图片


微信扫码关注

网茶会—汇集云南临沧精品好茶—古域茶业官网

地址: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宏实园9栋902   电话: 13708712909

投资方 © 2023-2025 临沧古域茶业有限公司

客服电话
13708712909
联系微信

微信添加好友咨询

在线客服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