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
曾几何时读过关于一段茶的文字:
喝茶固然是身体和生理的需要,但是到了一定阶段。它便成了灵魂的需要。身体和生理的需要易于体 会。灵魂的需要却难以感觉。喝茶要进入灵魂的需要, 大约需要有一个环境,大环境小环境,人的环境自然的 环境.还得喝茶人有一定的修炼程度。不然,也只是到嘴不到心,到心不到魂。
这让我联想起几天前的一段趣事:
一个多年未见的老友言及自己已品茶数载,尤善品古茶,颇有沉迷的之意。
想来我也是此道中人,一日惠风和畅,便相约品茶,那日品的是那蕉,特点是清甜、柔和、花香,品完之后,我问起此茶如何:
他故作神态的回答:这个茶就像一个衣袂飘飘的女子,精致的五官,曼妙的身姿,在人面前翩翩起舞。
我想大抵就是苏东坡的那句:从来真茗似佳人,不过东坡听到这句翻译的时候,大概棺材板会压不住的。
他这句话让我笑了许久,不过也让我找到了那蕉茶文案创作的灵感。
二、
这样的回答或许是他有意而为之,因为真的很难判定他品茶的段位。
但一个纯粹的茶人如果说出这样的话,未免会遭人揶揄的,毕竟衣服穿的在花哨,也需要真材实料的,不然会让人觉得是忽悠,是片子。所以我一向推崇,先解古法,后言古茶!
制作古茶的步奏无外乎就是认识古茶、制作古茶、感受古茶。认识古茶就是认识古茶的生长环境,古茶的生长情况,制作古茶就是熟知制做古茶流程,这两步我们或多或少都能透过书本,从视觉、听觉方面做到或多或少的了解,唯有感受古茶,必须要全身心的去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滋味,以及古茶与众不同的韵味 ,这需要敏锐甚至深刻的洞察力,然后有感而发。
古法与古树相契合,方才有古味,对于已经长成的古树,我们能决定的东西,少之又少。所以我们一直在说古法,正如我之前在文章中提到过的一样:这个机会点只留给那些把控大量茶山资源,对古茶工艺精耕细作,对古茶品质精益求精的人。
三、
古法,换而言之,就是传统工艺。
或许古老的制茶工艺,正在被机械逐渐取而代之,但古域人都不会放弃古法。一来,古法工艺有着现代机械工艺无法取代的优点。才能真正体会古茶背后所蕴藏的浑然天成、无需雕琢的精神、价值观。
譬如解语古茶的杀青,便是制茶师傅一锅一锅亲手炒出来的,这样工作效率低、木柴耗费大、人工成本高,一个人一个春茶也炒不了几斤茶叶。但如果使用机械杀青,温度高杀死氧化酶的同时也将利于茶叶后期转化的多重微生物杀死,新茶很高香、鲜爽,却已经丧失了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性。
古茶,它或许是生活的调和剂,或许是一些人的精神需求,可以是文人笔下的一个点缀,亦可以被人引为红颜知己,但在手艺人这里,它先是茶,在是一切。
茶人与茶,是一对情侣,在悠久的寻觅中遇合、默契、交融逐渐形成一种密不可分,互为依存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的微妙关系。
所以必然先解古法,再言古茶!
微信扫码关注
网茶会—汇集云南临沧精品好茶—古域茶业官网
地址: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宏实园9栋902 电话: 13708712909
投资方 © 2023-2025 临沧古域茶业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