勐库十三先生 | 大器,大器天成!-网茶会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

勐库十三先生 | 大器,大器天成!

2023-02-19 12:46 网茶会习茶社 65

一、


这段时间一直执着于一件事,那就是古树茶的生态环境!


究其原因是看了道家的一则故事。《庄子•应帝王》篇里面说:“南海之帝为倏,北海之帝为忽,中央之帝为浑沌。倏与忽时相与遇於浑沌之地,浑沌待之甚 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,曰:‘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,此独无有,尝试凿之。’日凿一窍,七日而浑沌死。”

20230224_215347_012.jpg

大概翻译一下:南海的老大倏(shu)与北海的老大忽,有一次偶遇在浑沌的地界中央,浑沌特意厚待了他俩,倏与忽为了报答浑沌的恩情,商量说:人们都有七窍用来看、听、吃、呼吸,唯独浑沌没有,我们就尝试为他凿出个鼻子眼睛嘴巴耳朵来吧。于是他们每天凿一窍,七天后浑沌就死了!


其实倏和忽这两位大佬是好心办了坏事,他们不知道浑沌乃大器天成,是宇宙间天然形成的景象,因此不依赖任何外力就能生活的很好,过度的斧凿雕琢只会加速他的死亡!


听到这里,有没有发现这和如今古树茶的现状很相似!


二、

20230224_215347_013.jpg

古树茶是大器晚成,更是大器天成。


大器晚成,是因为古树茶在悠悠漫长的岁月中,已渡过无数艰难的岁月,经历无数大自然的洗礼才锻造出这一身“强壮的体魄”,正是“冲风不能吹其枝,积雪不能改其性”。


当然也正是因为在这悠悠漫长的岁月中,古树茶日闻鸟鸣,夜听松涛,白云为伴,青山为侣,日月予其精华,山水养其灵气,可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方才有了今日的古树茶,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古树茶已经完美的融入自然,或已经成为自然的一部分,这就是大器天成!

20230224_215347_014.jpg

而长期扎根茶山的古域人发现,古树茶正面临着“浑沌”的困境……


三、


首先就是过度采摘,采摘周期缩短


无疑,如今的古茶树就是茶农的摇钱树,世居山中的茶农在古茶巨大利益面前,基本就是能多采就多采,以前只采春秋两季,现在一年四季都能看到采茶人忙碌的身影,但如今的颁布的古树茶保护条例里面,并没有设计采摘频率、采摘量等细节,在古茶树较多的地方,古茶过度采摘严重,采摘周期短。

20230224_215347_015.jpg

长此以往,古树茶芽营养不良,必然会由滋味醇厚逐渐转变为滋味寡淡,同时也会对古茶树造成不必要破坏!针对这个问题,其实老祖宗早就有解决的办法,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中曾说:“斧斤以时入山林,林木不可胜用也 ”,就是说允许在一定的时间内砍伐林木,反对滥砍滥伐 ,与我们如今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谋而合!


其次就是茶农错误的保护意识。就是在年代久远的古茶树,或者古树单株周围建立石栅栏、石埂、立石碑,更有甚者用砂浆古茶树或其群落!而据我所知,古茶树生长的土壤大都为赤红壤或砖红壤,这些突然大都为酸性,而石灰浆和砂石等具有碱性,这样做改变了茶树的生长规律,对茶树造成的伤害也不可估量!


再者就是很多名山名寨的生态圈被破坏的很严重,古茶园周围林木尽毁,或种茶苗,或建厂房,更有甚者,鸡飞狗走,人为污染严重。


其实古茶之所以生命力旺盛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周围植被较多,植被具有多样性。生物多样性的好处在于形成了稳定的生态环境,其中植被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,而这样的生态环境相对稳定,古茶树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容易受到破坏,生命活力旺盛,而人类生活的地方会产生多生活垃圾,当人畜粪便,生活污水这些排入土壤里,茶树在生长过程中会不断吸收的,采摘后制成成品后,也成为茶汤的一部分,所以这样对古茶树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。

20230224_215347_016.jpg

四、


古茶树大都生长在1500米-2200米的高山上,善的生态环境为优质普洱古树茶提供了生存所需要的养分,能够充分而自由的呼吸,无需农药化肥,无需人为干扰;此外茶人都知道古茶树有多高,它的根就扎的有多深;所以才能从地下数米甚至十数米的地方运输营养至芽叶,因此一杯古茶才显得如此健康。


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早就独特的古茶滋味,对于大自然早已定下的游戏规则,我们必须恪守,这也是茶人制茶的重要标准!


微信扫码关注

网茶会—汇集云南临沧精品好茶—古域茶业官网

地址: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宏实园9栋902   电话: 13708712909

投资方 © 2023-2025 临沧古域茶业有限公司

客服电话
13708712909
联系微信

微信添加好友咨询

在线客服
返回顶部